第03版:综合 2025年07月04日

上好思政课:
让成长之路更明亮、更宽广

 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,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。在当前北京市中考改革的背景下,如何让孩子真正学好这门课?深耕思政课堂教学多年的北京市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带头人、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教师金少良认为,道德与法治课程绝非刻板的理论说教,而是一座连接历史、生活与未来的桥梁。金少良结合十余年的教学实践,分享了宝贵经验。

  课堂“活”起来:

  在具象体验中深度思考

  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往往内涵深邃、立意高远,却又关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。为了破解小学思政课教学难题,金少良从学生立场出发,重新思考“学习如何发生”这一话题,探索实施以“无边界课程资源”为依托的“学思知行”课堂教学模式,让学生视野超越三尺讲台,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。

  在一节《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》课上,面对这个看似宏大的主题,小学生应该如何理解呢?金少良在课堂上给出了三样物品:来自中国超市的泡面、印度尼西亚的棕榈壳、新加坡的节能灯泡。“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它们三个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剧本故事发生?”当金少良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,学生纷纷开始猜想。

  金少良进一步讲解道,印尼盛产棕榈果,棕榈果榨成棕榈油出口至中国生产泡面,棕榈壳运到新加坡的发电厂作为燃料。据资料显示,三个中国小伙伴各吃一碗泡面的时候,印度尼西亚产生的棕榈壳可以让新加坡200盏5瓦的节能灯泡同时点亮一个小时。

  “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,导致气候变暖加剧,这个剧本会有什么新的剧情发生?”金少良再次抛出一个问题。学生们通过这个案例会发现,这些看起来是国家发展的大命题,其实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。

  在金少良看来,学生们在模拟表演、动手操作等实践性的活动中主动建构起知识与生活的联系,发现学习的真正价值,才能让思政课堂有趣有料、有滋有味。

  视野“广”起来:

  在博悟中理解思政大命题

  金少良将视野从40分钟的课堂拓宽至学校的整体课程建设,统筹“课程思政”与“思政课程”协同育人。他积极参与史家小学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进行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·博悟课程》的研发与实践。金少良说:“史家小学的博悟课,不仅仅是停留在国宝文物上,而是要从‘博物’走向‘博悟’。”

  金少良将博物馆里的国宝“搬”到了思政课上。《清明上河图启示录》是一节金少良与数学老师共同设计与实施的“大思政课”。本节课堂创设了通过《清明上河图》“穿越”到近1000年前北宋都城汴京的教学场景。在这场穿越之旅中,学生们化身北宋经济与社会调查员,结合《清明上河图》画卷中的细节去考证当时真实的经济与社会状况。学生们运用数学知识破译北宋的人口密码,感受北宋繁华;又通过计算北宋不同人群的恩格尔系数,了解当时贫富差距等问题,探究繁荣背后隐藏的社会危机。

  学生们通过“身临其境”的体验,深刻理解了“关注民生”“蛋糕做大的同时要分好”“强国必须强军”等这些思政课的大命题。金少良说:“在一件件国宝构建的广阔时空里,学生们将自己的思维和认知放置于中华历史文明的长河中,从中寻找到自我身份的认同,在这样的课堂上所形成的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就有了历史纵深感。”

  价值“立”起来:

  超越分数的人生必修课

  当前,数智时代已经到来。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,史家小学积极探索思政课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,尝试构建起“教师+学生+AI”三位一体的新型思政课课堂对话体系。课堂突破了传统师生单向互动的局限,形成人机协同、多维共振的对话生态。教师从知识权威转向对话的“协调者”,AI成为知识网络的“编织者”,学生则升维为认知建构的“主导者”。

  在这样的思政课上,师生共同设定探究议题,AI提供多学科分析框架,学生通过人机协作完成资料整合、假设验证与结论生成。金少良说:“这种协同机制,既发挥了AI在数据处理、跨域关联等方面的技术优势,又保留了教师在价值引导、思维校准上的人文温度,更激活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,形成技术理性与教育感性的有机统一。”

  今年,随着北京“新中考”的到来,道德与法治科目笔试首次实行开卷考试。金少良说:“‘开卷考’不等于‘照书抄’,考察的是学生分析、辩证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这种高阶思维需从小培养。”

  金少良建议,课堂中的角色体验和辩论是思维成长的契机,家长要鼓励孩子在课堂上积极思考、表达观点;历史、社科、传统文化类书籍是学科的“隐形养分”,家长要支持孩子广泛阅读;还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相关联,从新闻事件、家庭决策中引导孩子思考规则、责任与公平,让知识落地生根。

  金少良说:“思政课培养的是价值观的罗盘。知识可以补足,但若价值观偏航,人生将失去方向。”

  文/记者  王慧雯

分享到微信
使用"扫一扫"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

声明:北京市东城区融媒体中心©版权所有|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080号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2号 京ICP备11042982号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| 提供技术服务

新东城报综合03上好思政课:
让成长之路更明亮、更宽广
2025-07-04 2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